http://youtu.be/AI_psLCAmzU


世界大同城市共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〔記者洪美秀/竹市報導〕有十二年歷史的新竹市花園街觀光夜市上個月走入歷史,空無一物的景象讓不少民眾感傷,不過,市府產發處與民間攤販協會擬結合一旁的鐵道藝術村轉型,開闢客家藝術村等市集,打造成竹市花園藝術村,讓藝術村化身為竹市的華山特區,成為藝術家創作的搖籃。

新竹市府產發處市場管理科長陳連杰說,花園街觀光夜市民國八十九年由竹市攤販協會承租場地闢建後,曾是竹市重要觀光夜市,吸引很多遊客前往,門庭若市的熱鬧景象是不少市民共同回憶,不過,隨著觀光夜市移到火車站後站及樹林頭夜市,花園街觀光夜市人潮銳減,去年底解約後,上個月完成搬遷與拆除,讓很多民眾覺得感傷。

世界大同城市共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

 

世界大同城市共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〔記者陳維仁/竹市報導〕見證新竹繁華史的北門大街百年大宅「周益記」,日昨獲新竹市政府公告為「市定古蹟」。興建超過一百三十年的「周益記」,外觀有顯著的拱形門窗,內部空間裝修中西混合,特別的是,它是所有權人主動向市府提報指定為古蹟。

市長許明財表示,「周益記」是由所有權人周先生主動提報指定為古蹟,相較於一般民眾對於私有財產被指定古蹟的抗拒心理,周先生保存維護文化資產的熱忱,令人感佩。

被視為北門街重要建物地標的「周益記」,是竹塹城望族周敏益的故宅,實際興建年代並無文獻史料記載,現存最久遠的年代證據為神明廳立柱「庚辰年七月」(西元1880年)的落款。

世界大同城市共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黃棕義
77歲
為黃百忠的4哥
年輕時從事美術繪畫,從電影看版到小型的工業模型圖都畫
目前油畫作品上百張,
70歲後開始畫素描

1231124_10151856379253566_624669735_n.jpg  

世界大同城市共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陳寶珠 
現年79歲
新竹市北區中興里北門街45號
5233505
北門老街寶珠繡莊 負責人 
中興里 鄰長

世界大同城市共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黃百忠
現年75歲
中央路27號 
燈籠師傅
昔時的經濟環境只容許接受基本的國民義務教育。憑一己之興趣,對台灣早時舊事務多有記述。因感覺新一代的作家對台灣舊事物的轉述不夠台灣,有時有人云亦云之概,因舊事物不易比對查證。因此學習筆述,曾經蒙受文化中心出版「話古物繪古器」一冊。現間歇搜寫中,企望再增一冊。1236460_10151856256428566_309720159_n.jpg  


世界大同城市共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成文堂印舖
新竹市世界街158號
黃明枝老先生 84歲
十四歲開始學習手工刻印至今已經70年
是新竹地區少數幾位手工雕刻刻印的師傅
一顆牛角的印章一個小時內完成沒有問題

1233432_10151850638228566_1538528468_n.jpg  

世界大同城市共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現在的新竹市,原本是平埔族竹塹社的故地,所以舊名便叫做竹塹,亦因其開發得早,故現今境內仍留有很多的古蹟寺廟,「開台福地」是新竹最古老的土地廟之一。
明永曆十五年(西元一六六一年),鄭成功收復台灣後,派遣都將陳緯率軍攻討竹塹社住民的判亂﹐有一名泉州人王世傑,擔任運糧官,在一次戰役中立了大功,於是便將竹塹社的土地賜給他,准許其開墾,於是王世傑便作為新竹開發的始祖。「東門堡福德祠」即為王世傑開發新竹所蓋的土地公廟。此祠創於康熙三十年(西元一六九一年),至今已有三百餘年歷史,是新竹城最古老的寺廟之一。據該祠管理人蘇桓生先生表示,此福德祠的正確名稱應為「東門堡福德祠」,但大家後來都以「開台福地」稱之,原因是因該祠在廟門上懸有一「東瀛福地」的匾額,而東門堡福德祠又是新竹最古的土地廟,故大家便以「開臺福地」稱之了,所以後來新竹市很多土地廟也都以「福地」自稱,福地變成了新竹地區土地廟之代名詞。當初王世傑所建的古祠廟址是在現今新竹市平和街和東門街交叉口(現有一角水池處)的一座小廟,然遭到日本人毀廟,於是地方人士為延續煙火,便成立一福德祠會,由大家輪流將福德正神請回家中祭祀,後來成立了祭祀公業,並由十三位商家士紳籌資建廟,遂於民前三年(宣統元年,明治42年,西元一九0九年)於現今廟址建立廟祠,並迎回福德正神供奉。995463_10151844721108566_121631224_n  

樑間有二塊匾額,一為「東瀛福地」,雖署年為丁酉年(民國四十六年)鄭奕馨整修,但原為其父鄭炎基所敬立,故應在大正六年之(民國六年),另一為「德遍群黎」歲次丁己即大正六年的匾額。正殿神龕也保存創廟時的建材,以板壁為主,或雕刻或彩繪,並無時下寺廟裝飾的華麗豔俗感,門楣和桁條間的斗拱,也施以彩繪雕刻,保存非常得好。正殿上有「立誠配天」的匾額,是嘉慶甲戍年(嘉慶十九年西元一八一四年)所立,至今有一百八十餘年歷史,而在嘉慶年號旁有一「聖旨章」,據傳全省只有三只匾額有,彌足珍貴

世界大同城市共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錦興金香行
年代 日治時代
創辦人黃柳 陳桃夫妻
現任店長 黃錦加
因為孩子錦坤.錦加二子都有一個錦字 希望兄弟同心經營使金香店長久興旺
故取名錦興金香行

世界大同城市共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